通用住宅與獨居老人居家修繕(2-3)

2021/09/27

人間有情,生活無礙

為了擴大對社會的正向影響力,永慶集團在2008年滿20周年時,捐贈千萬元成立了永慶慈善基金會,延攬前行政院新聞局局長趙怡擔任基金會董事長,以「人間有情、生活無礙」的精神,要將「無障礙」理念推至每一個角落。

孫慶餘之所以創辦基金會,也是受到永慶房屋的客戶服務與公益活動所啟發。

永慶慈善基金會的CSR活動多元,圖為志工協助施作屋頂遮雨棚浪板。

2007年,永慶房屋在捐助「罕見疾病基金會」及「台灣生命教育協會」的過程中,發現台灣固化的設計思惟、老舊長期未更新的公寓大樓,形同身障、銀髮族群的「牢籠」。

同一年,剛好行動不便的前立法委員楊玉欣,來請永慶房屋幫忙找房。因為需要輪椅輔助之故,下上階梯都需要有人幫忙,所以楊玉欣對房子的條件非常嚴格 — — 完全不能有任何階梯,不然會讓日常生活非常辛苦。還好,在永慶房屋經紀人的努力下,總算幫她找到適合的物件。

「只要一個階梯,就能把我打倒。」楊玉欣說。

永慶一直以來都將自身定位為「提供顧客專業信賴的房地產服務專家」,自然不能對此視而不見,於是決定協助社會上比較沒有被服務到的弱勢族群,包括身障人士與行動不便的銀髮族,透過基金會的公益活動、志工參與、以及跟志同道合的社福團體攜手合作,將無障礙環境的觀念廣及人心並具體實踐。

「永慶屬於房地產業,要奉獻社會的話,無障礙空間相關的觀念推廣與具體實踐很適切。」趙怡說。

事實上,高齡化社會也確實造成這樣的需求。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調查,65歲以上老人,每六人就有一位有跌倒經驗,而住家是老人最常跌傷的地點之一,由此可見居家無障礙空間規劃的重要。

因此,以議題倡議為核心的基金會,聚焦在兩大主題上:通用住宅與獨居老人居家修繕。

「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簡稱「UD」)是以人性、愛與關懷來改變「無障礙」的刻板認知,以通用無礙、通行無阻來解決各種族群的需求,並非侷限現於特殊的身心障礙群族。

由於台灣缺少針對跨年齡通用宜居住宅的實際案例、相關文獻與法令規範,孫慶餘還主動邀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設計系教授曾思瑜、自由空間基金會董事長唐峰正、永慶慈善基金會顧問范可欽共赴日本實地考察。

通用設計520原則,小改造讓生活更安全

此行不僅參觀國際大展第38屆日本國際福祉機器展(HCR),還拜會日本官方單位及企業,包括PanaHome新宿情報館、東京都瓦斯OZONE等等,回來後與專家學者顧問團研究,提出「全齡通用宅」概念。

為了推廣「通用設計」的觀念,永慶歸納出五大原則20項重點,從2010到2012年,連續三年在世貿展覽館,與內政部多功能輔具資源整合推廣中心合辦「無障礙生活趨勢館」,並介紹相關的輔具應用,帶動國內關注無障礙生活空間風潮。

鄭惠文表示,居住安全對弱勢族群來說,相對是更嚴重的問題,因為他們的經濟能力有限,很難透過換房來獲得更好的居住環境。但是透過通用設計的概念,將環境改造與優化,可以變成住得更舒服的「全齡通用宅」。

「透過一些小改造,可以住得更安全,基金會把政府相關的法規收斂簡化成所謂的『520原則』,變成一本小手冊,方便參考。」鄭惠文說。

從理念推廣一路做到具體實踐

從理念推廣、輔具展示一路做,基金會還跟相關團體合作實踐理念。

2011年,永慶慈善基金會與伊甸基金會跟永慶修繕團隊,共同聯手花費半年、耗資百萬,協助將已經有30多年歷史的台北市萬芳社區一戶國宅,改造成符合國際潮流的「通用住宅」。另外,他們也協助新北市新店區的安康國宅修繕無障礙廁所,並打造淡水無障礙的古蹟服務中心。

全齡通用宅以5 大重點、20 項原則,推廣無障礙生活空間概念。

永慶慈善基金會更自2017年起,與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及衡山基金會合作,共同推動「居家無障礙大改造合作計畫」。基金會除了提供「全齡通用宅5–20重點原則」的住宅安全專業知識,幫助身心障礙家庭改造無障礙空間,同時也每年捐贈台北市政府社會局80萬元,由社會局媒合有需要的身障者,請衡山基金會協助修繕房屋,讓身心障礙朋友透過申請參與本計畫,不僅緩解身心障礙家庭的經濟壓力,也能擁有更安全、更舒適的居住環境。

「永慶慈善基金會出錢,衡山基金會出人,由台北市政府找受助對象,共同推動無障礙生活。」趙怡說。

人間公益影展,擴散正面能量

本著「心懷善念、服務社會」的初衷,基金會還自2012年起每年都舉辦免費對外開放的《人間公益影展》,播放跟樂齡關懷、身障無礙、兒少教育、多元社會、家庭倫理等議題有關的暖心電影,聚焦勵志勸善,弱勢關懷等故事,呼籲社會大眾心存善念廣結善緣,照顧好自己,更關懷身邊親友,為社會帶來正向力量。2020年還邀請長者觀賞VR電影,讓長者戴上高科技裝置,走入電影世界中,也能用新科技體驗到不一樣的影音享受。

趙怡指出,這種類型的電影雖然很感人勵志,但因為「不夠刺激」,往往在商業院線上被看到的機會不高,因此基金會跟電影公司洽談舉辦「義演」,希望讓更多人看到這些優質正面的電影,也獲得片商的支持,因此每年用一百萬左右的成本就能舉辦十來部片的小型影展,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這些電影,將正向能量散發出去。

「沒有人看了這種電影之後不會感動的,只是平常沒機會看到,所以我們邀請大家免費來看。一開始嘗試性舉辦,後來很受歡迎,每年都舉辦,我們覺得非常有意義。」趙怡說。

因為這樣的投入,永慶房屋在2013年以「提升台灣銀髮長者住居安全」,獲得《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獎」社區社群關懷組楷模獎。基金會也因為長期與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合作多項銀髮及弱勢族群關懷計畫,連續三屆獲台北市政府優良基金會評比。

「永慶持續推動無障礙住居理念,連續五年支持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居家無障礙大改造合作計畫』,發揮房仲職能專業,幫助臺北市的弱勢銀髮及身心障礙者家庭進行安全住居的無障礙生活環境改善,希望為身障者建構一個較為優質的生活環境。」趙怡說。

兩岸公益論壇,將台灣慈善力輸到對岸

除了推廣無障礙空間與人間公益影展外,永慶慈善基金會也是自2013年開始舉辦的兩岸公益論壇背後的推手。永慶慈善基金會攜手中華文化推廣協會,與大陸的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合辦的公益論壇,每年都帶著台灣不同的公益慈善團體去大陸分享與交流,引發非常熱烈的迴響。

永慶慈善基金會自2013 年攜手中華文化推廣協會,與大陸的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合辦的公益論壇,每年都帶著台灣不同的公益慈善團體去大陸分享與交流,引發非常熱烈的迴響。

趙怡表示,近年來兩岸關係隨著大陸經濟實力的壯大,愈來愈出現「單向傾斜」的方向,台灣的優勢逐漸消逝。然而,相較於大陸的公益慈善活動仍舊是以官方推動為主,台灣民間蓬勃發展的公益慈善團體與活動,充分反映出台灣成熟公民社會的活力,而這一點仍是台灣能引以為傲的地方。因此,透過這樣的交流活動,永慶慈善基金會除了將自身推動的無障礙空間與永慶集團的「愛圓滿接力」活動介紹到大陸之外,也把台灣其他的慈善團體引介到對岸,例如他們請佛光山去分享如何透過蔬食來減緩地球暖化,東森慈善基金會分享媒體如何參與公益,還有罕見疾病基金會去分享他們透過組樂團,讓罕見疾病兒童的父母透過音樂找到困頓中的力量。

「台灣不是沒有東西可以銷到大陸去,物質外還有精神。公益是兩岸最大公約數。台灣可以讓大陸心生羨慕之心的就是公益。透過兩岸公益論壇,我們將台灣的光明面發揚光大,也是為台灣盡一點力。」趙怡說。

永慶慈善基金會與台北市政府共同推動「居家無障礙大改造合作計畫」。

一店一貼心,加盟接棒做公益

直營店與基金會對公益的投入,也激發了加盟品牌「一起做好事」的心念。當孫慶餘於2016年號召集團內所有分店都加入「愛圓滿接力」與「千店萬人做志工」的計劃時,永慶集團全員到齊,一同攜手做公益。

本著「心懷善念、服務社會」的初衷,永慶慈善基金會自2012 年起每年都舉辦免費對外開放的《人間公益影展》。

就跟直營店一樣,加盟品牌的分店所處的社區各有不同,因此需求也不一樣,所以加盟店就跟直營店一樣,以「一店一貼心」推動不同的CSR來滿足在地需求。不過,各區的經管會旗下都有公益小組,跟總部與基金會有密切聯繫,看到直營店或基金會舉辦的活動,也會請他們分享資源,讓加盟體系也能參與。

例如,基金會舉辦的《人間公益影展》原先僅在台北舉辦,但在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與台慶不動產的接棒下,也在高雄上映。此外,加盟品牌雖然各自獨立,有各自的公益活動,但是因為通報機制,而且彼此會在LINE上面的公益群組分享,也能達到效法彼此的成果。例如竹苗區從2014年就開始做三品牌公益路跑活動,中區看到後請他們去分享做法,也在2017年開始進行三品牌聯合路跑。高雄的永慶不動產,則是在2019年舉辦首屆的公益路跑活動,將正向能量一路傳遞到全台。

「加盟店不是只有在業績上相互合作,在CSR上是相互取經交流。這是很不容易的緣分,因為會有團隊的感覺。事實上,我們基金會的董事很多都是加盟店店東。」鄭惠文說。

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 高額賠償杜絕賺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