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開烏雲未見藍天 政府打炒房的由來(1-3)

2021/09/24

2021年初,前三立新聞主播姜怡如,面臨了一個難題:她媽媽的房子,賣了快一年還沒賣出去,但是新冠病毒疫情卻洶洶來襲!

快一年前,她替媽媽處理房子,先是找認識的房屋仲介幫忙,後來又有其他仲介業者主動找上門,但買方的出價都讓她不滿意。

忽然間,新冠病毒疫情來得又急又兇,房地產市場會不會受到影響呢?業者提醒她,2003年SARS那波讓房地產大跌,建議她降價出售。她心裡難免不安,但父母的心血也不能賤賣,因此陷入難題。

小年夜前兩天,她剛好經過台北信義區的永慶房屋的世貿松仁直營店,心中忽然有個想法:這麼多家都沒賣成功,為何不試試永慶房屋?於是,她「鼓起勇氣」走進去,沒想到竟然在不到兩週的時間內,房子就順利成交了!

最難搞的時刻找上永慶房屋,房子兩週就賣掉

「我一年後找上永慶房屋,是最難搞的時機。可是我沒料到,不到兩個禮拜就成交了。這讓我真的很開心,對父母有交代,又解決了問題,」姜怡如說。

為何說「鼓起勇氣」?因為此前有多間房仲業者幫忙賣房,每家找到的買方、開的價格各有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價格都沒有達到她的預期,而且全都異口同聲提醒她「千萬不要給永慶房屋賣」。

他們的說法是,永慶房屋會用惡質的方式想辦法成交,例如把斡旋買賣雙方,關在不同的小房間內談判長達七、八個小時,用疲勞轟炸的方式讓雙方累到失去正確的判斷力後,就簽字成交。

姜怡如一開始聽了覺得半信半疑,但畢竟「三人成虎」,加上已有委託的房仲業者,也就沒特別想去找永慶房屋。然而,多家業者賣了快一年都沒成功,加上記者的訓練養成,讓她覺得或許自己該親自去查證一下。

「我只是散步經過松仁直營店,不是說有誰介紹,就直接走進去,也覺得接待我的仲介很誠懇,就決定也給他們賣,」姜怡如說。

永慶房屋的經紀人誠懇的態度深獲消費者的信賴。

 

自己的房子,價格卻是房仲說了算?

沒想到,永慶房屋不僅透過內部的聯賣制度(參見第七章),在很短時間內就找適合的買家,斡旋過程中雖然雙方的確分處兩室,但不過兩小時左右就成交,談成的價格也令她滿意,甚至比起其他仲介提議過的價格,價差最多竟達368萬。以最後1,668萬的成交價來看,差了22%,這個價差幅度比例決非可忽視的小數目。

在這過程中,姜怡如發現了台灣房仲市場存在著一個奇怪現象 — — 這是一個資訊完全封閉的市場。雖說政府早在2012年就實施「實價登錄1.0」,但房仲提供的資訊卻仍讓她感到困惑,總是覺得不太符合市場行情。尤其最後發現不同房仲的價差,竟然可以如此高,更讓她覺得是否這中間「有什麼貓膩」?

「我的房子的買進價、也就是成本我知道,但是要賣出去的價錢,好像是仲介喊了說了算?」第一次買賣房屋的姜怡如說。在這當中,也許存在其他仲介想跟投機客合作,先壓低價格賣給投機客,再用高價轉售出去來賺差價的可能!?只有永慶誠實提供完整成交行情資訊,讓買賣方都滿意,「買方是一對帶著小孩的夫妻,還特別在成交後謝謝我將房子賣給他們。」

她心中的疑惑,其實正是大多數消費者在買賣房屋時所面臨同樣的疑問。到底市場行情是多少?判斷的標準在哪裡?參考的數字是什麼?到底怎樣的價格才不會是被不肖仲介聯手投機客「低買高賣」?

資訊不夠透明,黑心仲介有機會上下其手

房仲專家房孝如,前信義房屋副總經理兼文化基金會執行長,在2016年出版的著作《多少錢才合理 — — 百萬筆房屋交易的教訓》中指出,成交價格的決定有兩種方式,一是依賴數據,一是依賴人。當市場資訊夠透明時,買賣雙方比較能用客觀數據來做出決策,成交價往往比較可靠,比較有一致性。但當資訊不夠透明時,就只能依賴中間人來「喬」價錢,但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出現價格混亂的狀況,讓買賣雙方無從判斷,也讓黑心的仲介有機會上下其手。

交易過程中,永慶的經紀人會提供最完整確實的資訊

房孝如在書中直指台灣房仲市場的問題:「房屋交易太偏重人為的操作,而全無數據的支撐,對台灣最大的傷害,就是交易逐漸變質為騙局。台灣的房地產業者,不論是代銷或房仲,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累積出的不是如何向消費者交代價格的合理性,而是在每一次接觸中,如何佈局、請君入甕的能力,當然也就不足為奇。」

前信義房屋副總兼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房孝如著作:多少錢才合理

所以為了讓消費者了解市場行情,不被黑心仲介坑殺,所以有了「實價登錄」政策的出檯,在實價登錄1.0版,乃是以30個門牌號為一個區間來揭露資訊,而2.0則是揭露到單一門牌號碼的成交價格。此外,1.0並沒有納入預售屋紅單轉讓的規定,2.0還進一步把最容易炒作房地產的預售屋納入,希望藉此杜絕市場炒作惡習。

「這可說是2.5版了,政府打炒房是玩真的。」內政部政務次長花敬群說。

其實,房價的高漲絕不只是單純的市場經濟問題,正常因素如經濟發展、物價通膨等造成的房地產價格上升無可厚非,但人為炒作造成的房價「瘋漲」,則是違反了「地盡其利、地利共享」的原則,造成年輕人不買房、不結婚、不生子,可說根本是國安問題!所以打擊炒房,絕對是政府無可迴避的責任。

原本早在1997年的《房地產仲介業管理條例》草案中,就有實價登錄的法條內容,可惜在立法院二讀時,因為大多業者的反對而被刪除。

實際上是不肖業者仍打著利用「資訊不對等」賺取暴利的算盤。實價登錄法被刪除,讓時任地政司司長張元旭感到十分無奈。

實價登錄能否落實,關鍵在業者的良心

「法律是最基本的要求,整體產業環境的提升,其實是需要業者的自覺,醞釀更高的服務標準,然後回過頭來要求法律跟上,沒有業者支持的力量,法案自然推不動。」張元旭表示實價登錄在台灣能否落實,關鍵在於業者的良心。

不過,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也只能先求有(不動產仲介業管理條例)、再求好(實價登錄)。第一波房仲業法制化至少把市場基本秩序架構清楚,先做到規範經紀人的「人必歸業」,以及規範公司的「業必歸會」,而關於資訊透明的「實價登錄」,又要等到十多年後才有辦法再度推動。

張元旭在退休之後曾被指派主管「財團法人國土規劃暨不動產資訊中心」(已於2019年與「財團法人台灣地理資訊中心」合併),主要任務就是推動交易資訊的透明化。這個任重而道遠的任務,正需要「業者支持的力量」。

這時,站出來的又是老戰友 — — 孫慶餘。

「國土中心承辦過『台北市不動產資料庫』的系統,沒有立法強迫業者提供交易資訊,但歡迎業者自動提供資訊,當時永慶房屋是最勇於提供資訊的業者。」張元旭說。

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 高額賠償杜絕賺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