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房仲市場,適合創業開展(3-4)

2021/09/24

1980年,孫慶餘結束援外建設任務返國。讀大學前,台灣還是以出口導向的輕工業為主;讀大學到在中東工作的這段時間,台灣靠著重大建設投資,成功轉型策略性工業;甫一回國,新竹科學園區正式成立,台灣又開始朝向高科技產業進發。可以想見在孫慶餘眼中,台灣整個社會的變動是多麼巨大。

產業迅速地轉型,帶動了社會生活的轉變,自然就會產生新的市場需求,符合孫慶餘想要找未成熟、新興市場創業的想法。而新興的房仲市場卻缺乏規範,傳統仲介跟不上時代,正是後進者的大好機會。

「我本身有專業的建築工程背景,從事房屋仲介正好適合,」房仲業不需要大量的資金,正適合白手起家的孫慶餘。

回國後的孫慶餘,選擇進入房仲新興市場,作為創業的開端。

回國後的孫慶餘,選擇進入房仲新興市場,作為創業的開端。

「傳統仲介」草莽年代,市場亂象叢生

嚴格來說,在1970年代之前,台灣並不存在房仲業。民間早年買賣房地產最普遍的方式,不外由賣方自行張貼「吉屋出售」的紅字條,或私底下透過親朋好友介紹,但因為過去買賣房子有點敏感性,大家都希望低調行事,不欲親朋好友、鄰里周知,這就有了「中人」、「掮客」的出現,多是兼差或客串性質。

後來隨著台灣逐漸邁入工商社會,大量人口湧入都市,人們遷徙的範圍不斷擴大,房屋交易很難再以口耳相傳的模式進行,才有了房仲業的誕生。

1971年,台北房屋成立,開啟了預售屋銷售的新紀元,台灣的房屋市場從此發展出一手市場。1977年,勵行建設成立,以建設公司之名成立首家房屋銷售公司,為全國第一家中古屋銷售公司,從此也宣告台灣中古屋市場正式開展。巨東建設也在該年稍晚成立,都是屬於樓面式的公司,這時期成立的房屋銷售公司,姑且統稱為「傳統仲介」。

在沒有規範的「傳統仲介」草莽年代,房屋銷售市場可說是亂象叢生,賺差價、虛灌坪數、假扮身分、買斷(三角簽)、超貸……都不是新鮮事;甚至為了搶生意不擇手段,動用黑白兩道跟監、謾罵、甚至上演全武行!

「牽猴仔」或「中人」,社會形象低落

下定決心從事房仲業的孫慶餘,雖然知道這一行混亂,但在外界霧裡看花,要真正了解行業問題、消費者痛點,他心想:「總要把頭先洗下去才會知道。」於是孫慶餘首先加入台灣第一家銷售公司─勵行建設。

早期被稱為「牽猴仔」或「中人」的仲介,社會形象低落,孫慶餘提到他入行後頗感壓力,每當親朋好友問自己在做什麼,他坦然告知在「賣房子。」親友一聽紛紛搖頭,「怎麼去搞賣房子這種行業?」親戚直接用「搞」來形容,顯然非常輕蔑,「碰到同學我都趕快避開,免得尷尬。」那時在市場幾乎沒有大學生在從事這行。

切身之痛,讓孫慶餘之後一直將提升房仲社會地位視為已任;而投身產業第一線的經歷,更讓他深感行業的確混亂,所以若能撥亂反正,將對社會有重大的正面意義,「產業需要我、社會需要我」的捨我其誰感油然而生。

「房仲業是以人為核心的產業,需要的是誠信、理念、領導等特質,而不是資本,」孫慶餘心想。

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 高額賠償杜絕賺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