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以身作則,自推實價登錄3.0(3-3)
社會對「居住正義」的渴求已勢不可擋,民意絕大多數支持「實價登錄2.0」。就在2019年政院版修法草案闖關失敗前一個月,永慶房屋進行過民調,有78%的消費者支持實價登錄完整揭露門牌地址,對房價透明有高度期待。
但花敬群明白交易透明已刻不容緩,「市場與制度被房價駕馭,房價資訊越容易被壟斷,市場交易就越出現不公平或剝奪,投資與套利行為越受到鼓舞。」
與過去法制化遭遇逆流一樣,此刻正需要「上進的業者」出來響應。
過去永慶房屋規模小的時候,就為建置合理的法制環境帶頭衝,如今已是台灣房仲業龍頭,更是積極參與。事實上,的確也有很多人期待永慶有所作為,例如消基會副董事長陳智義就希望永慶房屋能為首帶起「良心仲介」風潮,成為力促重新啟動「實價登錄2.0」繼續修法的重要力量。
就在「實價登錄1.0」倒退嚕一個月後,永慶房屋在2019年8月就自行推出「實價登錄3.0」,把在永慶房屋所有物件成交的價格,揭露更新至個別門牌。同年12月更將資訊上線,讓買賣雙方皆可免費在官網和APP上查詢。
在「實價登錄3.0」中,永慶房屋還會針對每位客戶需求,客製化一份「誠實房價報告書」,提供即時完整的成交行情資訊。內容包括三大部分: (一)除政府實價登錄資料外,永慶房屋成交的物件一旦完成交屋,立即更新並揭露至門牌地址; (二)提供區域、路段及社區的行情趨勢分析; (三)提供鄰近社區近期最新成交行情,讓客戶全面且完整的掌握房價資訊。
姜怡如在跟永慶房屋接觸的過程中,對其資訊透明度感到印象深刻。她要出售的物件是二樓邊間,三面採光良好,其他仲介業者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上的公開資訊,也提供她鄰近區域、類似物件成交的價格。但因為最細只能看到xx路xx巷,無法看到更多具體的資訊,因此參考度並不高。
「其他業者給我看到的價格都很低,他們有沒有說謊?沒有,的確是內政部網站上抓下來的訊息。但是同一個巷子,我看不到其他房子的屋況,也不知道是哪一間,沒有到單一門牌,這很不合理,」姜怡如說。
而她一到永慶房屋,經紀人就讓她直接在電腦上看到完整的資訊,連「xx號之xx樓」直接到單一門牌的資訊都有,讓她得以清楚看到那一區的行情。一開始她還有些驚訝,因為沒想到同樣是實價登錄,不同業者呈現的資訊卻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都是在政府同一的政策下,我想為什麼可以這樣做?我還問永慶房屋業務,這樣不會違反個資法嗎?他說『沒有,這是合法的,這揭露的是成交門牌,不會有買賣方的姓名,沒有所謂個資問題,每家房子賣多少錢都看得到,如果你房子在我們這裡成交,也是全國人都會看到成交價,』」姜怡如說。
總部統一控管,揭露資訊一致
此外,因為資料庫由永慶房屋總部統一控管,各門市業務無法修改,不論是去哪家分店、問哪一個地區的行情,「誠實房價報告書」都會呈現同樣的資訊,減少業務刻意挑選資訊以誤導客戶被「低買高賣」的狀況。
「我敢跟你保證,找三個永慶房屋的業務拿誠實房價報告書,結果通通都一樣,因為系統設定就是這樣,這個門牌下去就是這20筆,誰也動不了,到哪個店都一樣,這樣就不會有問題。去找其他的房仲,同一家公司不同業務,就會給不同的資訊,」吳良治說。
這或許能解釋為何其他業者都「勸告」姜怡如不要找永慶,因為只要委託永慶,消費者就會發現真相。永慶堅持不炒房、不隱瞞、不造假「三不政策」, 只有永慶才完整透明揭露資訊,而當永慶提供透明行情資訊給消費者後,同業就賺不到黑心錢。
令人意外的是,從決心領先政府法規自行推動到整個系統上線,永慶房屋只花了不過短短四個月。這除了證明身為國內最大的房仲集團,永慶房屋擁有全台最充足的房屋成交資訊,以及建置最完善的資訊團隊外,也凸顯了永慶房屋高舉的「保障消費者權益」的確不是一句口號。畢竟,市場行情的模糊,所能帶給房仲業者的利益如此巨大,若非集團上下都認同「先誠實再成交」是「對」的事情,絕無實現的可能。
「從董事長提議要做,經過領導團隊討論敲定,底下同仁其實都沒有太大的意見,立即就展開行動,」談起永慶房屋推動這件創舉,葉凌棋表現一派輕鬆。
實價登錄3.0,連加盟店都要求導入
後來,連旗下的加盟業者都主動要求導入這個作法。這原先僅適用於永慶房屋雙北直營店,但旗下三個加盟品牌 — — 永慶不動產、有巢氏房屋、台慶不動產 — — 看到消費者的支持,還自己開會討論決議,跟總部要求同步實施。結果,自2020年6月起,「實價登錄3.0」服務在永慶集團旗下四大品牌1,200多店全面落實。
兩大誠實房價保證,先誠實再成交
2020年8月,永慶房屋再度出招,首創「兩大誠實房價保證」:若有故意隱瞞成交行情資訊,以致賣方有低賣之情形,永慶房屋承諾退還已收賣方全額服務費;如銷售物件為一年內買賣取得,永慶房屋將提供屋主聲明取得之價格給買方參考,若未提供導致買方有買貴的情形,永慶房屋承諾補貼最高新台幣三百萬元價差給買方。
為了落實「先誠實再成交」的理念,保障消費者權益,永慶房屋還推出了兩支真實案例改編、從買方跟賣方角度來提醒消費者留意黑心仲介的廣告。
「退休老伯伯賣屋」的影片,描述一位老伯伯考量退休後的生活,打算賣房養老,卻慘遭黑心仲介聯手投機客坑殺,刻意拿附近較低的成交行情誤導他低價出售,接著再轉手高價賣出,短期內低買高賣從中賺差價。另一支「小夫妻買房」的廣告,描述一對夫妻辛苦存錢買房,卻遇上黑心仲介刻意隱瞞前屋主幾個月前才買的價格,讓這對夫妻在資訊不透明的情況下誤判行情,被引導出了高價買屋。
不只誠實更敢保證,引發同業反彈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影片,直擊消費者的痛點,讓人超有感,也凸顯出「實價登錄2.0」的重要性。但是沒想到,永慶的這些做法卻遭到同業反彈,信義房屋透過全聯會要求永慶能將廣告影片下架。
這件事讓孫慶餘想起觀光漁港的例子。以前在台灣不時聽到漁港有些黑心商家,用偷斤減兩欺騙消費者,導致誠信盡失,所有商家都一起受傷。於是,漁港管理委員會跟商家約法三章,要求不能再欺騙消費者,還擺放公秤以示誠信,才讓生意慢慢回流。
「全聯會應該要像漁港一樣,推動誠實成交、如此房仲業才可以長久的發展,成交行情揭露到門牌這種做法才對,而不是打壓吹哨者逼著大家一起同流合汙,在此事件上全聯會有失立場。而且我們自己的政策跟廣告,其他人怎麼能來要求我們下架呢?」孫慶餘不免感嘆。
面對這樣的壓力,永慶仍堅守立場,保持初衷。行動勝於言語,良心仲介誰都會說,重點在於是否敢拿出「當責」的態度,永慶「不只誠實,更敢保證」的姿態,讓所有反對業者再無藉口。
「這是世界的潮流,當孫董打電話告訴我永慶自發推動,我說,謝謝董事長,我樂見其成,能夠把這樣的事情往前推,」花敬群接受好房網訪問時,肯定永慶一路堅持房地產資訊透明,杜絕不當的炒作,是穩定房價、實踐居住正義的重要關鍵。
房地合一稅2.0,炒房殺手鐧
果然正確的事勢不可擋,立法齒輪又再度轉動,「實價登錄2.0」總算順利上路。除了「實價登錄2.0」之外,打炒房另一支箭也在7月1日同步上路,那就是「房地合一稅2.0」。
為了擴大打炒房力道,立法院在2021年4月9日三讀通過「房地合一稅2.0」修法,並於7月1日上路。根據新規定,個人若持有房地兩年內出售,將課徵所得稅45%,持有二至五年出售,將課徵35%;境內法人售屋最高稅率將由20%提高為45%;此外,預售屋、特定股權交易也將一併納入課稅。
跟「實價登錄」從1.0升級到2.0版一樣,「房地合一税」也經歷類似的升級歷程。在2016年開徵的「房地合一稅1.0」,跟2.0版的最大差別就在於閉鎖期。不但將「短期持有」的定義,由兩年延長為五年,且取得房地之起算日,亦回溯自2016年。
居住正義跟社會福利?
堪稱是打炒房殺手鐧的「房地合一2.0」一通過,房地產業界哀鴻遍野,認為政府打壓炒房手段錯誤。不動產大聯盟總會理事長、富旺國際董事長、也是前仲介全聯會理事長的林正雄,就是反對陣營中的主力。
但在永慶房屋看來,其他業者之所以反彈,其實正是踩到了投機做法的痛點,因為將閉鎖期延長再配以重稅,當可以遏止炒作歪風。事實上,根據永慶房屋在2021年第二季的網路會員調查,57%消費者認為房地合一稅能有效抑制投機炒作,也有73%的受訪消費者,支持延長房地合一的短期持有定義。
因此,當全聯會要帶領其他業者去跟政府陳情,希望永慶房屋也能派代表參加時,孫慶餘卻給了個軟釘子,並不願意參與。
「全聯會要說業界有什麼意見的話,不能少了我們這個第一大品牌的背書。但這件事是對的,我們何必去抗議,」孫慶餘雲淡風輕地說。
先誠實再成交,做到市場第一名
事實上,「做對的事」讓永慶房產集團績效亮眼。根據永慶房產集團公布的資料,2020年雖然疫情蔓延,但整個集團的年度總銷近 7000 億元,全年新展超過 150 店,總店數突破1200多,全台 19 縣市穩居店數市佔第一。
直營的永慶房屋績效也再創新高,2020年業績較 2019 年成長三成,成交件數也成長兩成,成交市占更一舉衝上 45%。2020 年總共替近一萬餘戶客戶圓滿成家,平均每天成交約40戶。此外,永慶房屋在12月更創下十年來「單月業績」最高紀錄,大安區年度總銷更突破 300 億元,平均一天成交三至四間房子,震撼業界。
「誰說一定要用黑心仲介的做法才能賺錢?我們先誠實再成交的新式仲介做法,一樣能做到市場第一名,好心是會有好報的,就是最好的例證。」孫慶餘說。
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因疫情影響下,美國開始大量印鈔、台商也回流,炒房蠢蠢欲動,民怨高漲,政府即時精準出手打炒房。2021年7月「實價登錄 2.0」、「房地合一稅2.0」 政策雙雙上路,台灣保障消費者買賣屋權益將獲得更完善的保障,可說2021是房地產業健全發展的關鍵年,也帶動台灣房地產業進入另一個階段 。
不過,雖然「實價登錄2.0」與「房地合一稅2.0」上路,消費者就不會再被坑殺了嗎? 這得看業者的良心與政府的規範。很不幸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黑心房仲與投機客,已經發展出新的暗黑手法,令人感到憂心。
例如,「房地合一2.0」的重點在於針對短期內買賣房屋的所得課予重稅,目的是藉此打擊投機炒作。然而,卻有投機客想要透過墊高裝潢費的方式來規避被課稅的可能。例如,投機客一間房子以一千萬購入,兩年內又以一千四百萬賣出,但卻可能透過人頭公司,虛報五百萬的裝潢費,如此一來等於買賣並未獲利,自然就無法被課到稅。因為有這樣的做法,房仲業者還是有機會繼續跟投機客合作,來坑殺消費者。
根據《工商時報》在2021年5月底的一篇報導,國稅局已經發現這樣的伎倆:「中區國稅局指出,國稅局在抽查短期房地交易案件時,近期又發現部分房仲業人員運用水電裝修、拉皮工程等大額發票做為成本費用抵減稅負,惟金額過高,明顯高出市場行情。 經查核後,國稅局人員發現房仲業人員、工程行、裝潢公司串通,以假發票虛增房地裝修費抵稅。中區國稅局最後裁定連補帶罰,同時針對重大逃漏稅案件移送司法機關偵辦刑責,目前則針對類似案件重點查核,以打擊逃漏稅情況。」
也難怪即便法制規範力趨嚴格,市場資訊日益透明,孫慶餘仍舊認為「革命尚未成功,撥開烏雲仍未見藍天。」
這時,所有的命題又得回到「上進的業者」身上。對永慶來說,為消費者提供公平交易的環境,是從開張第一天就堅持的經營原則。當市場上仍有想方設法鑽漏洞的業者,消費者找正派經營、真正將資訊透明公開的業者,或許才是最佳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