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第一步:先改「外型」(2-3)

2021/09/24

改造的第一步,先從「外型」開始。

早年傳統仲介業者,大多採所謂的「樓面式」經營,也就是將公司設立在二樓以上的樓層中,而孫慶餘則主張採「店面式」經營。但這樣無論是租金或經營成本,都會比「樓面式」高上不少,為何要如此呢?

答案很簡單:既要強調「交易透明」,那就讓交易環境先透明。

房屋交易沒有不二價,需要買賣雙方協商,也需要房仲業者的居中斡旋,將營業場所設在一樓店面,就是「新式仲介」所作所為無不可對外人道的重要宣示。房仲公司設在一樓店面,打開「天窗說亮話」,讓往來人流一目瞭然其中作業。

從「牽猴仔」到穿西裝

對於從業人員的形象,孫慶餘也有想法,認為仲介經紀人應該要有乾淨俐落的外表,來凸顯專業形象。從此開始,台灣房仲經紀人的形象,從吃檳榔、穿拖鞋、不入流的樣子,變成穿西裝制服打領帶的標配,漸漸洗白「牽猴仔」和「中人」的劣質形象。

在此同時,孫慶餘也推動房仲經紀人的底薪制,保障每月12,500元底薪,讓從業人員不至於為了求財,做出傷害消費者權益與產業永續發展的行為。因為形象的改善,從此才開始有比較多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新鮮人,主動加入房仲行業。

永慶房屋門市,如今房屋仲介普遍都採店面式經營,而這正是由孫慶餘所引進的觀念。

如今房屋仲介普遍都採店面式經營,而這正是由孫慶餘所引進的觀念。

改造第二步:內在升級

改造「外型」之外,企業營運的「內在」也要升級。

孫慶餘大力鼓吹房仲經營者添購電腦設備,為了打造房地產資料庫而準備。另一方面,也要給予從業人員教育訓練,把「新式仲介」的理念傳達出去。所以聯盟成立後不久,教育訓練便如火如荼地展開。

在第一梯次訓練中,孫慶餘就親自上陣擔任講師,傳授「商耕」的概念,並透過管道從美、日拿到很多關於房仲業的教學錄影帶,苦口婆心的勸說夥伴,「來學國外的新式做法,放下眼前短利,將來必有大好前途。」

訓練課程中,孫慶餘一再重申理念:「新式房仲」才能引出幸福成家之路;傳遞「以人為本」觀念,讓消費者獲得「最大滿意度」才是仲介業永續發展的關鍵。

更重要的是,買方、賣方和仲介經紀人三個角色利益時有衝突,基於職業道德應該劃清界線,拒絕短期炒作繼續賺取差價,謀取合理佣金以外的不當暴利,為產業建全站穩腳跟。房仲講究「誠信」,一旦失去消費者的信任,整個產業必將分崩離析。

改造最核心:不賺價差,賺固定比例服務費

改造不僅是改良外在形象與強化內部營運,重點更是在於翻轉營運模式:改掉「賺差價」的獲利模式,主張只收取固定費率服務費。

「賺價差」這件事,其實是傳統仲介的暴利源頭。在制度尚未完整建立的傳統仲介年代,代書兼做仲介,賺取高額價差可說稀鬆平常之事。蔡惠芳回憶當年:「外行的屋主先是開 500 萬房價,仲介暗地偷笑說,這個老太太根本就不懂行情,其實外面是800 萬,然後就跟屋主簽500 萬委託,再偷偷賣高到800萬,300萬的中間差價賺進荷包的事情屢見不鮮。」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扭曲了整個產業道德與市場行情,這也是孫慶餘要推動「新式仲介」的原因。

「仲介業應該賺合理服務費就好,偏偏很多人就是要賺暴利差價,當年如此,其實直到現在也還是一樣,只是多加一個白手套─投機客而已,」孫慶餘感嘆地說。

永慶房屋真房價保證 高額賠償杜絕賺價差